自2009年开始,我国在医疗机构大力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截止到目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医保与卫生健康等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医疗质量与费用逐渐成为焦点,对于临床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办公厅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在第三部分现场检查实施细则第二章临床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明确指出“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在2022年1月29日安徽省发布的实施细则中,对临床路径制定了更细致化的要求。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
临床路径是医疗护理计划中一种新的理念与模式,与传统医疗模式相比,具有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各医院水平参差不齐、病种覆盖不全及施行的标准不尽相同,且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医疗机构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推广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状态。
而随着DRG医保支付改革不断推进,因DRG与临床路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临床路径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区别于美国先有DRG,后产生临床路径,我国引入临床路径的时间早于引入DRG的时间。
DRG赋能临床路径“主动”
DRG支付方式改革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医疗机构,为付费改革在医疗机构顺利落地,必须重点推进院内精细化管理、信息传输、成本管控等方面的协同改革。临床路径作为重要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提高效益的工具,必将成为推动医疗支付改革的重要抓手。
DRG推动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DRG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花费付账,而是按照病人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因此,医院实行DRG付费制度过程中,必然要从追求粗放收入增长模式转型精细化的内涵质量效益提升发展模式。临床路径配合DRG付费制则必须细化诊疗内容、诊疗方式以及诊疗目标,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
DRG推动临床路径效益提升;DRG与临床路径目标相契合,但DRG付费制度更注重控费,临床路径则更加重视医疗质量安全,DRG与临床路径协同促进,有利于医院将更多复杂临床疾病情况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治疗同等类型、同等难度病例,医院总体效用大幅减少,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优化医疗诊断效率,切实提升了临床路径效益。
DRG支付下,实行临床路径的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用耗材占比;临床路径经过多学科专家依据循证医学研究制定,使医务人员工作有章可循,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行为,推动合理使用检验和医用耗材,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降低医疗成本,使得医院在医保基金得到合理补偿,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并实现营利。
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下,消除靠销售药品获得收入的逐利倾向,临床路径用药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的临床用药规范,能够很好地监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异常情况,进一步规范我国药品的合理使用。
提高医疗品质,降低平均住院日;通过明确医疗职责,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的疗效不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对于防范感染、并发症、质量事故、医疗纠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促进科间协作,提高核心竞争力;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全方位工作模式,具有连续性、合作性、全方位性的特点,在DRG成本核算的前提下,激励医院进行病种结构调整,以整体的诊治护理带动整体医疗的发展,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增加透明度,提升患者满意度;诊治过程清楚地、预见性地提出,让医务人员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都能给予满意的答复,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随着DRG在全国的推行,医保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行为及质量监管力度加大,相信临床路径将会纳入到更多医疗机构的流程管理中,通过约束医疗行为、降本增效,实现精细化管理。